自考
成考
学位英语
考研
国开
学习资源
经济师
心理
院校
专题
人力
劳协
健康
社工
营养师
电工
专业
分数线
云课堂
报名
院校
专业
考试时间
考生服务平台
报名
专业
介绍
电大中专
研招
英语
报名
考试时间
考试科目
院校
同力申硕
加入QQ群
自考报名流程
准考证打印
自考报名时间
自考报名条件
考试机构
自学考试简介
考试安排
自考考试时间
招生专业
教材大纲
助学30分
成绩查询
答疑咨询
免考政策
转考政策
成考、自考、国开 报名-考试资料索取 免费短信提醒预约
立即预约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前冲刺练习题及答案2
来源: | 作者:湖北成教 | 发布时间: 2022-06-06 | 1592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前冲刺练习题及答案2

选择题:

第1题单选 孔子对“小康”社会的描绘,以下说法准确的是(  )

(1)人们丧失和睦(2)奸恶不兴(3)战乱纷纷(4)人们功于心计(5)人们各为己利

A.(1)(3)(4)(5)

B.(2)(3)(4)(5)

C.(1)(2)(4)(5)

D.(1)(2)(3)(5)

参考答案:A

第2题单选 《红楼梦》全书总共包括多少回(  )

A.60

B.80

C.200

D.120

参考答案:D

第3题单选 郁达夫的作品集是(  )

A.《三闲集》、《闲书》

B.《闲书》、《热风》

C.《屐痕处处》、《龙、虎、狗》

D.《闲书》、《屐痕处处》

参考答案:D

第4题单选 《虞美人》是一首(  )

A.悼亡词

B.抒情词

C.怀古词

D.咏物词

参考答案:B

第5题单选 抗战时期,郭沫若写有历史剧(  )

A.《蔡文姬》

B.《雷雨》

C.《屈原》

D.《星空》

参考答案:C


第6题单选 在《诗经》中有民歌特点的作品是(  )

A.国风

B.大雅

C.周颂

D.商颂

参考答案:A

第7题单选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  )

A.婉约词

B.豪放词

C.风雅词

D.田园词

参考答案:B

第8题单选 《关山月》在体裁上属于(  )

A.歌行体

B.近体

C.七律

D.七绝

参考答案:A

第9题单选 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  )

A.马致远

B.王实甫

C.关汉卿

D.白朴

参考答案:A

第10题单选 “易安居士”是指(  )

A.辛弃疾

B.王安石

C.苏轼

D.李清照

参考答案:D



阅读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问:(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2)这两句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请找出这段文字中的喻体和被喻体。

答:(1)对比。

(2)反映了贫富悬殊、尖锐阶级对立的现实。同时也揭露了统治者不顾百姓的死活。

(3)喻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被喻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2、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问:(1)在这段文字中河伯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引起河伯心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河伯心态变化说明了什么?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引出一个怎样的成语?

答:(1)由沾沾自喜到自识其丑,“望洋兴叹”。

(2)因为它离开了黄河狭小的天地,看到了大海辽阔的景象,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3)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4)望洋兴叹。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问:(1)这段话告诉我什么道理?

(2)什么叫“曲士”?

(3)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

答:(1)人的认识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2)生活在穷乡僻壤里的人物。

(3)比喻和排比。

4、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问:(1)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

(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从这段文字来看,庄子的散文在运用比喻的时候有什么显著的特点?

答:(1)说明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和作为市十分有限的。

(2)类比法和对比法。

(3)排比句和反诘句。

(4)连类而及,层次叠出。

5、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傒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问:(1)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3)本段文字所列举的秦国四大君王用客成功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答:(1)“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

(2)归纳法和对比法。

(3)写秦穆公重在写他求士称霸;写秦孝公重在写他变法图强;写秦惠王重在写他四面扩张;写秦昭王生在写他打击豪门,加强中央集权。


注:以上信息为指导报名信息,请考生放心填写,最终报考信息,以老师和考生沟通确认的为准。
学历提升指导报名系统
点击报名
更多
×右边广告文本
×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