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自考
成考
学位英语
国开
学习资源
经济师
心理
院校
专题
人力
劳协
健康
社工
营养师
电工
专业
分数线
云课堂
报名
院校
专业
考试时间
考生服务平台
报名
专业
介绍
电大中专
研招
英语
报名
考试时间
考试科目
院校
同力申硕
加入QQ群
自考报名流程
准考证打印
自考报名时间
自考报名条件
考试机构
自学考试简介
考试安排
自考考试时间
招生专业
教材大纲
助学30分
成绩查询
答疑咨询
免考政策
转考政策
成考、自考、国开 报名-考试资料索取 免费短信提醒预约
立即预约
湖北省自考农林经济管理(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来源: | 作者:湖北成教成人高考网 | 发布时间: 2025-07-16 | 1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专业名称:农林经济管理(专升本)

专业代码:120301

主考学校:华中农业大学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农林经济管理基本理论、专业技能和方法,了解本专业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国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政策,能在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业经济管理、项目管理与科技成果推广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而只有对这支队伍的具体构成进行细致的解剖,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将人力资源转换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推动乡村建设提质增效。要发展,必须要有创新,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坚持将创新发展新理念运用于乡村振兴战略,符合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现实需要。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只有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将更多具有三农情怀的人才聚集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来,才能够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目标。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林经济管理(专升本)专业的学历层次为本科,学科门类为管理学,专业类为农业经济管理类。

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合格课程门数为 16 门(其中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总学分为75 学分(申请学位者76学分)。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取得相应课程合格成绩且达到规定学分要求,实践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经审核通过,由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副署,国家承认学历。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条件者,由主考学校按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农林经济管理基本理论、专业技能和方法,了解本专业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国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政策,能在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业经济管理、项目管理与科技成果推广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要求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农业农村政策和法规,能够熟练应用农林经济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农村发展规划等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解决农业农村经济生活中的经营管理、市场分析、科学决策等问题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趋势、新特征、新要求,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

3.具有农业农村行政企业管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基本能力,以及较强的沟通协调和创新思维能力;

4.熟悉国家新时代农业发展领域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农林经济管理的前沿理论、农业农村应用前景、农经发展动态、行业需求以及国际发展趋势;

6.具有一定的从事农林经济管理基础的科学研究能力,满足生产第一线或农村基层工作需求;

7.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名称:农林经济管理(专升本)       专业代码:120301

序号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1504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2

150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3

1504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

13683

管理学原理(中级)

6


5

14048

农业经济学

6

学位课程

6

00134

农业统计学

4


7

14050

农业企业管理学

5

学位课程

8

14049

农业农村政策学

4

学位课程

9

08988

农产品营销学

4


10

12658

农村金融学

4


11

03353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5


12

13000

英语(专升本)

7

二选一课程;申请学位者必考英语(专升本)

11950

农产品市场调查(实践)

6

13

02678

农业推广学

6


14

11899

农村经济管理综合实践

10

实践课程

15

11956

农村社会调查专题(实践)

6

实践课程

16

14782

农林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五、主要课程说明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略)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略)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略)

4.管理学原理(中级)

本课程主要讲授企业或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类工商企业和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增强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理论性、系统性与实践应用性的结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管理观。

5.农业经济学

本课程是经济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主要讲授农业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以及农产品供求规律、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经济宏观管理等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提高其从事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6.农业统计学

本课程旨在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农业与农村经济运行的数量特征、全面掌握解析农业与农村经济现象的理论与方法。课程重点围绕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基本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产、科技等统计分析指标的设计,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农业生产行业的投入与产出指标的运用以及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投入与产出指标的调查与数据获取,经过对统计原理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知识进行系统集成和归纳概括而形成的一门知识性、实践性和方法性高度融合的专业课程。

7.农业企业管理学

本课程旨在促使学生了解农业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知识,掌握农业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技巧,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系统的企业管理知识体系,以便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适应并能够承担相关的管理工作。

8.农业农村政策学

本课程通过梳理建国以来中国农业农村领域主要政策的发展脉络,运用经济学理论理解上述政策变迁的内在驱动力。课程内容分为总论和分论两大板块。总论部分介绍经济发展与农业问题、农业政策的关系,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估,以及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内涵与演变,帮助学生构建理解中国农业农村政策的基本框架。分论部分广泛覆盖农业土地政策、农民合作社政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粮食安全政策、农业价格政策、农产品流通政策、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等专题,帮助学生逐一解析中国农业农村主要领域的具体政策。

9.农产品营销学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农产品营销整体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是一门融合了市场营销学和农业经济学的原理、思想和方法的新型交叉性边缘学科。本门课程的任务就是要使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市场营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农产品营销的特殊性所在,特别是要了解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区域布局和营销特点,了解我国农产品营销理论研究中的前沿和热点,并能够进行农产品营销的策划和管理。

10.农村金融学

本课程是一门以农村各类经济主体资金借贷行为和各类金融组织资金运作规律为基本研究对象,全面探讨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工具的学科。从宏观层面看,该课程主要关注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与经济的发展及其关系,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发展关系,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与发展;从微观层面看,包括各类正式金融组织与非正式金融组织的金融资源供给、各类经济主体(如中小微企业、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农户等)的投资与借贷等金融行为,以及农产品期货市场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农村金融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知晓农村金融的发展历史与改革方向,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金融制度和农村金融工具,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收入,实现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发展。

11.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教学,以使学生了解资源短缺和环境退化的原因、掌握各种环境价值评估的方法,了解当前各种污染治理政策实施的现状与问题,学会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不同环境政策的优缺点等。最终通过系统性的理论学习,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现代可持续发展经济观,富有整体性、创造性思维的经济学复合型人才,同时为学生今后能够独立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各类资源与环境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英语(专升本)略

13.农产品市场调查(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农产品市场调查的相关概念、主要程序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农产品市场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的设计,并能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收集、整理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本课程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目的和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产品市场调查活动。

14.农业推广学

本课程在了解农业推广学历史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推广体系、推广方式以及推广技能等,掌握农业推广的本质和规律,包括农民心理特征、农民行为改变规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等。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农业推广体系的变革趋势,掌握农业推广的程序方法,提高学生的农业推广素质与技能,为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知识推广到农业、农村、农民中去奠定良好基础。

15.农村经济管理综合实践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基于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利用农村调查的基本方法,针对具体的“三农”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与访谈、文本分析、计量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模型分析等基本方法,完成针对具体“三农”问题或产业发展问题的调查报告,使学生可以直观、深刻地了解“三农”问题,掌握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农业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6.农村社会调查专题(实践)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基于经济学、社会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利用农村社会调查的方法,针对具体的农村社会调查课题,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实地调查、资料收集、调研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及社会调查报告撰写的综合运用和学习,使得学生能够直观、深刻地掌握农村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着重启发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调查能力。学生应在理解农村社会调查基本概念及社会调查各阶段主要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考核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农村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技巧以调查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六、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农产品市场调查(实践)6学分、农村经济管理综合实践10学分、农村社会调查专题(实践)6学分。

2.完成农林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七、教材目录

序号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使用教材

1

1504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

150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3

1504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4

13683

管理学原理(中级)

6

《管理学原理(中级)》,白瑷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

5

14048

农业经济学

6

《现代农业经济学》,郑炎成,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6

00134

农业统计学

4

《农业统计学》(第5版),张俊飚,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7

14050

农业企业管理学

5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罗小锋,中国农业出版社,2023

8

14049

农业农村政策学

4

《农业政策学》,孔祥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9

08988

农产品营销学

4

《农产品营销学》,李崇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10

12658

农村金融学

4

《农村金融学》,陈雪飞,湖南大学出版社,2020

11

03353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5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石敏俊 张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12

11950

农产品市场调查(实践)

6

《市场调查》(第3版),蒋萍 金钰,格致出版社,2018

13000

英语(专升本)

7

《英语(二)自学教程》,张敬源 张虹,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

13

02678

农业推广学

6

《农业推广学》(第3版),高启杰,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

14

11899

农村经济管理综合实践

10

《农村经济管理实务》,马俊哲,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

15

11956

农村社会调查专题(实践)

6

《农村社会调查方法》,徐锐 鲁艺等,科学出版社2019

注:“使用教材”以当次考试公布的教材及大纲使用情况为准。

相关推荐:2025年湖北自考面向社会开考专业及主考院校一览表


注:以上信息为指导报名信息,请考生放心填写,最终报考信息,以老师和考生沟通确认的为准。
学历提升指导报名系统
点击报名
更多
×右边广告文本
×
在线客服系统